近日,由宁夏大学林业与草业学院承担的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三次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启动会在宁夏罗山管理局举行。罗山管理局局长于钊、副局长秦伟春及各科室、管理站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宁夏大学林业与草业学院院长马红彬、农学院副院长王新谱、各专题科考负责人、以及林业与草业学院草学和林学学科部分老师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由秦伟春副局长主持。

秦伟春副局长在致辞中表示罗山保护区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上唯一的水源涵养林区和区域绿色生态屏障,距上一次综合科考已逾十年,保护区生态系统本底数据亟待更新。本次科考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要求的具体行动,对精准掌握保护区资源动态、科学评估十年保护成效、谋划未来十年发展蓝图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科学考察项目负责人马红彬表示,罗山保护区地处我国西北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分界线,是自治区“一河三山”生态安全格局的核心骨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维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次启动的科考是继2015年第二次科考后,对罗山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又一次全面体检,对掌握自然保护区最新资源本底状况,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组将以“查清资源本底、分析变化趋势、支撑科学管理”为目标,组成跨学科团队,坚持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高标准推动科考项目的顺利进行。
随后,马红彬解读了罗山保护区第三次综合科考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科考内容、目标、考核指标、时间节点等。综合科考各专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所负责科考内容的实施方案。双方就科考任务分工、可能出现的困难、安全管理、宁夏大学科考团队与罗山保护区专业人员协作等进行了详细讨论。
罗山管理局局长于钊进行了总结。他强调,第三次综合科考是保护区当前阶段的头等大事,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必须高度重视、全力配合、做好保障。同时要求管理局以此综合科考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凝聚智慧和力量,共同摸清罗山“家底”,评估保护成效,为未来保护区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筑牢宁夏中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悉,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三次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包括保护区森林、草地、大型真菌、动物、自然地理环境、气候与水文、管理7个专项,涉及本地资源调查、生物多样性变化、环境特征、标本采集制作等,执行期限:2025年8月至2026年11月。该项目的成功启动将进一步提升林业与草业学院的科研服务地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