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宁夏大学盐碱地改良团队亮相国际舞台 三十载深耕铸就影响力

时间:2025-09-26作者:点击数:

近日,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中国农业大学与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全球盐渍土科学利用与发展大会暨国际盐渍土网络(INSAS)第四次会议”在甘肃敦煌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召开。宁夏大学盐碱地改良利用团队带头人、林业与草业学院许兴教授,核心成员生态环境学院朱林教授应邀参加了线下会议,展现了团队历经三十年深耕后,已成为国内外盐碱地治理领域标杆团队的实力与影响力。

作为大会特邀嘉宾,许兴教授作了题为《中国西北特色植物耐盐机理及盐碱地农业》的学术报告,系统阐述团队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盐碱地特点,在特色植物耐盐基因挖掘、耐盐作物品种选育及盐碱地农业生态模式构建等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同时,许兴教授还主持“土壤盐分对土壤健康与植物生长的影响”专题培训研讨会,与国际盐渍土网络(INSAS)等机构专家深入探讨盐碱地治理前沿技术,推动跨区域科研合作,彰显中国团队在该领域的学术引领力。

此次国际会议上,许兴教授与国际盐渍土网络主席乔治达成合作共识,双方将联合申报国际合作项目,推动盐碱地治理技术全球共享。通过学术报告与专题研讨,团队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盐碱地改良领域的实践经验,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以色列等10余个国家的科研机构表达合作意向。

多年来,许兴教授团队聚焦西北盐碱地生态治理难题,从基础研究突破到技术研发落地,构建了“特色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耐盐品种培育—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的全链条创新模式,累计攻克数十项关键技术瓶颈,研发的“西北特色植物耐盐栽培技术”“盐碱地生物改良集成方案”等成果在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多地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这些成绩的取得体现了学校近年来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服务宁夏区域发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是走向国际化的标志性成果。从依托国际项目起步,到如今引领全球盐碱地治理合作,为全球盐碱地科学利用贡献着“中国智慧”与“宁夏方案”。